一生一事——造紙術的發明與傳承 紀念蔡倫逝世1900周年
2021-07-26 21:47 來源:中國紙業網 責編:張曉丹
- 摘要:
- 倉頡造字,蔡倫造紙。倉頡造字雖已遙不可追,但蔡倫發明造紙術仿佛就發生在昨日。關于蔡倫是如何獲得造紙靈感的,有紙史專家認為他的靈感來自于繅絲飄絮中。
傳說有一天,官員蔡倫走訪村野山間尋找制造兵器所需的材料時,在河邊發現水邊漚集的朽木碎葉,有許多像絲絮般的物體,旁邊的巖石上有這些絲絮曬干后形成的白色薄片,他將這些薄片揭下來帶回去,用筆試著在上面寫字時,發現效果挺好,蔡倫從中得到了啟發。
于是他開始建造工坊,實驗造紙,過程中蔡倫攻克了許多紙張形成中的難題,最后采用樹皮、舊布、漁網、麻頭等物品,經過漚洗、煮漿、漂洗、舂搗、抄紙、干燥等幾十道工序,終于制作出了非常滿意的紙。即使在1900多年后的今天,造紙工藝依舊是按照這套原理來運轉的。
這個從構想、實驗到造紙成功的過程,蔡倫先后用了14年時間,終于在公元105年,蔡倫造的紙已經完全達到所需質量標準,工藝也趨于完善穩定。后來蔡倫也因造紙有功,被封為龍亭侯。這里要糾正大家一個誤區,經過大量歷史資料以及紙史專家們的論證,證明蔡倫是發明了造紙術,而非改進。
公元121年,戰亂四起,蔡倫也因冤案自殺,跟隨他的工匠們帶著造紙技術逃亡到陜西、四川、山東、河北等地,中國造紙術因此轉入民間,開始它緩慢又頑強的發展歷程。
前人栽樹,后人乘涼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,手工造紙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。18世紀,歐洲人運用蔡倫造紙術的運作原理,發明了機械造紙,極大程度的提高了紙的產能。時間來到21世紀,紙企林立,如今的中國造紙行業閃耀著勃勃生機,一路高速發展,手工造紙和機械造紙兩路開花,這些都離不開造紙術這項古老而偉大的發明。
生產出來的產品都被應用在各個行業領域,發揮著其獨有的重要作用。生活中必備的抽紙、衛生紙等生活用紙;用來打包快遞、食品的包裝用紙;學生用的課本、學習資料的文化用紙等等。手工造紙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,主要滿足于文化藝術方面的創作需求,許多歷史長河中的珍貴古籍都是依靠蔡倫造的紙才能得以保存。
今年是蔡倫逝世1900周年,他發明的造紙術位居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首,對人類文化傳播、文明延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在造紙術發明1900多年后的今天,這種意義和作用依然會繼續延續下去。
- 關于我們|聯系方式|誠聘英才|幫助中心|意見反饋|版權聲明|媒體秀|渠道代理
- 滬ICP備18018458號-3法律支持: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
- Copyright ©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:18816622098